方珍平
發布者:發布時間:2013-10-11瀏覽次數:2707
| | 姓名:方珍平 副教授 E-mail:zhenpingf@yahoo.com.cn 研究方向:語言理論、語言應用、語言教育 學術經歷: 大學本科主要研究文學影視,學士論文《藝術電影的憧憬》(1.5萬字,1989),編導戲劇小品《斷層》、《夢中的小紅傘》甄選于江西省電視臺播放(1988 - 1989),發表文學、新聞類文章一百余篇;碩士階段研究現代漢語語言學,碩士論文《當代小說敘述方式論新》(4.5萬字,1996),發表語言、文學、傳播、影視等方面學術論文20余篇,發表文學、評論、新聞、翻譯等創作方面文章一百余篇;博士階段研究漢語言文字學,博士論文《表達的認知量度觀》(18萬字,2006),學術研究拓展復合路徑,撰寫語言、文學、文化方面論文20余篇。 1994年加入中國修辭學會,成為永久會員。1997年加入廣東中國語言學會,1999年為廣東中國語言學會理事。2011年加入上海語文學會。 工作經歷: 2006 - 迄今,任教于上海外國語大學; 2009 - 2010,在韓國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; 1989 - 2003,在內地高校、珠三角高校從事教學教育工作; 早年曾有報紙副刊責任編輯(1987 - 1989)、畫報責任編輯(1996)工作經歷以及廣告策劃公司(1994)工作經歷。 科研成果與項目: 出版學術理論專著《表達的認知量度觀》(42萬字,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); 參編著作《中華格言與民族精神》(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),《位卑未敢忘憂國》(北京出版社1994); 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60余篇(其中國際學術期刊論文17篇);受邀多次參加美、韓、港、中國際性學術會議并發表論述;完成科研項目多項。 近年主要論文目錄如下(例舉十篇): 《新時期小說敘述方式的新意:形式論》 《中國語文學志》第31期2009.12 《新時期小說敘述方式的新意:內涵論》 《中國學》第36期2010.8 《語義結構的概念化量度類型與構成》 《中國語文學論集》第68期2011.6 《語義結構的概念化量度范疇與特征》 《中國言語研究》第36期2011.8 《情態功能:言語活動語用動因的類型與建構》 《中國言語研究》第31期2010.3 《言語活動的情態語用的策略與范疇》 《韓中言語文化研究》第27期2011.10 《可否旁置“符號學”——探析索緒爾語言理論的體系性貢獻與方法論誤因》 《韓中言語文化研究》第2期2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