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雙劍
性 別:男民 族:漢 族籍貫:河南開封
出生年月:1983-11E-mail:kunhaolee@126.com
聯系地址:上海市虹口區大連西路550號上海外國語大學2號樓311(200083)
★ 教育、工作經歷
2016.8至今教研上海外國語大學
2015.7—2016.7 科研上海交通大學
2011.9—2015.7 博士復旦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語言學專業
2009.9—2011.6 教學北京科技大學
2006.9—2009.7 碩士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
2002.9—2006.7 本科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對外漢語專業
★ 海外學習經歷
2013.8-2013.11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
★ 獎勵與榮譽
2015年10月“第八屆現代漢語語法國際研討會”(ICCCG-8)語法新秀獎
2014年10月“第47屆國際漢藏語言暨語言學會議”特別資助
2013年12月“第七屆現代漢語語法國際研討會”(ICCCG-7)語法新秀獎
2013年6月復旦大學博士生短期國際訪學資助計劃
2013-2014學年復旦大學博士生優秀獎學金(一等獎)
2012-2013學年復旦大學博士生優秀獎學金(一等獎)
2012-2013學年復旦大學汪氏文科基礎學科獎學金
★ 科研成果
(一)論文(獨著或第一作者)
(1)否定詞在“對”字句否定式中浮動的制約因素,《語言教學與研究》(CSSCI),2018年第2期。
(2)漢語否定提升研究,《語言科學》(CSSCI),2017年第3期。
(3)從“近將來”到“否定”——開封、成都話中的特殊否定構式,《語言研究集刊》(第19輯)(CSSCI),上海辭書出版社,2017年。
(4)漢語“比”字句否定式研究,《現代漢語句式研究》(第二輯),復旦大學出版社,2017年。
(5)開封方言的疑問詞和疑問句,《漢語方言疑問范疇研究》,中西書局,2017年。
(6)副詞化——兼論復雜句構造策略(第二作者),《漢語副詞研究論集》(第三輯),上海三聯書店,2017年。
(7)“把/被”字句否定式的無標記否定焦點研究,[日]《中國語文法研究》(Journalof Chinese Grammar),2017年卷。
(8)漢語“把”字句、“被”字句否定式的語序研究,《海外華文教育》,2017年第6期。
(9)漢語介詞句否定式的無標記否定焦點研究,[韓]《中國言語研究》(KCI),2017年第1期。
(10)漢語介詞句否定式與連動句否定式的比較研究,[韓]《中國語文論叢》(KCI),2016年第2期。
(11)漢語量詞本質研究綜述,《國際漢語學報》,2016年第7卷第1期。
(12)近代漢語中的一種特殊否定式“被”字句,《渭南師范學院學報》,2015年第1期。
(13)修辭動因作用下的習語形成,《理論界》,2015年第6期。
(14)“一起”的詞性研究,《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》,2015年第3期。
(15)人稱與陳述的關系研究——從人稱和“了2”的搭配談起,《當代修辭學》(CSSCI),2014年第6期。
(16)表量副詞與數量(名)短語語義和諧研究,[日]《中國語文法研究》(Journalof Chinese Grammar),2014年卷。
(17)允準否定詞在“把/被”之后的動因——記一種特殊的否定式“把”字句和“被”字句,《語言研究集刊》(第12輯)(CSSCI),上海辭書出版社,2014年。
(18)《紅樓夢》中的“沒的”研究,《南陽師范學院學報》,2013年第8期。
(19)《紅樓夢》中的否定式把字句研究,《云南師范大學學報》(對外漢語教學版),2013年第1期。
(20)成語“梅開二度”的誤用問題,《南陽理工學院學報》,2013年第1期。
(21)淺析開封話中的介詞“壓”,《開封大學學報》,2012年第4期。
(22)現代漢語“很 V了/過 數量名”結構解析,《語言學的理論與應用》(二),商務印書館,2010年。
(二)主持或參與的科研項目
(1)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10批特別資助。(主持人)
(2)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61批面上資助。(主持人)
(3)“漢語介詞句否定式語序研究”,2016年度上海外國語大學校級科研項目。(主持人)
(4)“構式浮現的多重界面互動機制研究”,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。(參與人)
(5)“主要生源國學習者漢語學習與認知的多角度研究”,上海外國語大學校級重大項目。(參與人)
(6)“現代漢語句法與語義計算研究”,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。(參與人)。
(7)“現代漢語及方言中的否定問題研究”,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。(參與人)
(三)作為正式代表參加的主要學術會議
1)海外舉行的學術會議
(1)第九屆現代漢語語法國際研討會(ICCCG-9),韓國延世大學,2017年10月13-18日。
(2)第七屆現代漢語語法國際研討會(ICCCG-7),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,2013年12月20-25日。(榮獲語法新秀獎)
(3)第八屆青年學者國際學術研討會,韓國外國語大學,2012年2月17-20日。
(4)第一屆漢語類型學研討會,韓國仁荷大學、西江大學聯合主辦,2012年2月21-22日。
2)國內舉行的學術會議
(1)第九屆全國語義學學術研討會,黑龍江大學,2017年12月22-24日。
(2)第九屆語法化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,安徽大學,2017年10月20-23日。
(3)第八屆漢語語法專題國際學術研討會,華中師范大學,2016年10月14-17日。
(4)第二屆漢語句式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,復旦大學,2015年12月18-20日。
(5)語言接觸與語言比較國際論壇2015,上海師范大學,2015年12月5-6日。
(6)2015年語言的描寫與解釋學術研討會,復旦大學,2015年11月27-30日。
(7)第六屆上海青年語言學論壇,上海大學,2015年10月31日。
(8)第八屆現代漢語語法國際研討會(ICCCG-8),浙江大學,2015年10月24-26日。(榮獲語法新秀獎)
(9)第五屆上海青年語言學論壇,上海海事大學,2015年6月14日。
(10)疑問范疇&篇章語法論壇,上海交通大學,2015年4月18日-19日。
(11)第47屆國際漢藏語言暨語言學會議,云南師范大學,2014年10月17-19日。(榮獲特別資助)
(12)紀念“大眾語”討論八十周年學術研討會暨第五屆望道修辭學論壇,復旦大學,2014年9月27-28日。
(13)2014年語言的描寫與解釋國際學術研討會,復旦大學,2014年9月20-21日。
(14)第三屆全國中文學科博士生論壇,中山大學,2014年8月29-9月2日。
(15)第三屆上海青年語言學論壇,上海外國語大學,2014年4月26日。
(16)2012年語言的描寫與解釋學術研討會,復旦大學,2012年12月22-23日。
(17)復旦大學中國語言學專業第一屆研究生學術討論會(2012),復旦大學,2012年9月23日。
(18)中國語言學會第十六屆學術年會,中國語言學會主辦,云南大學、曲靖師范學院承辦,2012年8月20-24日。
(19)“名詞短語結構與名詞短語指稱”博士研究生國際學術研討會,北京大學,2012年7月14-15日。
(20)北京市語言學會第八屆學術年會,北京語言大學,2008年4月19日。